丁逸星 官方网站

http://dingyixing.artlianhe.com

丁逸星

总浏览人气:24924

丁逸星,江苏无锡人、笔名蹊路、湖海山溪。当代著名山水画家、书法家、诗人。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师从著名书法大家尉天池先生,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东方猴王”徐培晨先生。斋名秦淮河畔秋叶书屋,南山松云画院。       主张艺术源于生活,取法自然。注重实景写生,足迹遍历名山大川,曾深入西双版纳、湘西腹地、皖南地区、江西婺源地区、太行山、华山、峨眉山、大瑶山、九万大山、十万大山、高黎贡山、九寨沟、大凉山、神农架、梵净山、米亚罗、长江三峡、大渡河畔等地写生。在巴山蜀水间逐渐形成了厚重、古逸、深秀、旷达。富
查看详情>>

丁逸星 艺术家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艺术家

诗才何来一陈之芥(丁逸星诗集序言)

       丁逸星先生要我为他即将出版的诗集写篇序,说真的,我答应是很勉强的,甚至有点恐慌。因为至今我未有写序的经历,何况还是诗集。我和逸星是多年的朋友,估计这序写得如何他不会有多少计较,就算是我的一次学习交流的机会吧。拿到逸星的诗稿正入酷暑,我以火一般的热情拜读了他的诗作。近百首诗歌粗粗一读,不免也有了一点感受,写下来与读者交流。

       古往今来,怀着热切的心情去朝拜诗词殿堂的人真还不少,但是只有少数人能够叩响诗词的大门。而这少数人中的大部分造访者只能拥挤在门槛之外,而能登堂入室者更是少之又少。这里应该是隐藏着一些秘密的。我想起年轻时在江苏省洛社师范学校工作期间和逸星的交往。那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因为有了高考,年轻人意气风发走上了教育工作岗位。我在教务处,他在音美组,常有工作上的交集和人生志向的交流。我觉得他很有才气,有对艺术执着的追求和梦想。他的书法、绘画还有舞台表演等才艺的表现,真给人风流倜傥青年才子的感觉。但没听他说过喜欢写诗词。时光流逝,一晃几十年过去了。他的书法、绘画的艺术造诣日益提高,形成风格,出版了书法集和画册,可以说是成名成家了。后来他说过偶尔也写点诗,但我不知道他写出了怎样的诗和写了多少诗。初读诗稿,我不免产生了一个想法,他的诗词创作和他的书法、绘画创作有关系吗?再读逸星的诗,让我有了一这些新的认识和感受。我觉得逸星诗词创作是伴随他的书法和绘画创作过程中的,而且是相互影响的。各种门类的艺术是有共性的、相通的,更是互补的。一个诗者除了与生俱来的天赋,如气质类型等外,肯定有他对生活和艺术的独特的眼光和追求,说白了就是诗才。而诗才是一个具有综合美的概念,是多种能力的奇妙组合。诗歌的创作能力关键在于敏锐的形象感受力、情绪的感染力和想象力,当然更少不了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力和娴熟的遣词造句的能力。我在逸星的诗词集中看到了这些能力。我不禁要追问,逸星的诗才何来?没有诗才就没有诗啊!上苍赐给人的智力有高下强弱之别,但我认为诗才很大程度上靠后天的培养和锻炼,即使得天独厚,也如同良种,如果没有土壤、雨露和阳光,它也无法抽枝发芽。我的理解是:逸星的书法、绘画创作的实践和艺术追求的信念就是这本诗集的土壤、雨露和阳光。

       逸星的诗作时间跨度很大。从青年开始,后有一发不可收拾的感觉。内容大多是游历祖国名山大川和山水画写生的感受,这符合我在上文中的理解。因为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大自然蕴含着艺术的灵魂。不是吗?我们在诗中看到了自然之美景、古今之感慨、蕴含之意境……但我更认为这些都是诗者心灵的写照,是一个艺术追求者心路的描述。形式以七律为主,还填了一些词,这是很不容易的,足见逸星对古诗词的喜好和良好的功底,特别是还看到了一些题画诗,这自然的让我想到起来了唐代王维。他既是诗人,又是画家,能诗善画,把艺术中的诗与画加以融合,即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中国诗画的传统和特点。逸星有一幅创作画,画中所展现的是初夏的时节月光下的五里湖,微波荡漾,依稀可见薄雾中露出的片片荷角。诗集中收录了这幅画的题画诗:《堪叹圣手杨万里,西湖分明展画意。今且借得五湖月,也引诗情写芙蕖》真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文心雕龙)将杨万里诗中描述的接天莲叶和诗者手下的月光荷角进行对比,可谓画中意境蕴含,诗中情景凸显,这样我看到了逸星努力追求的中国画传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境界。诗者善于以独特眼光和理解,把画中的意蕴用诗的形式加以呈现,再加上他书法的功力,给画作添彩。我认为:这种不可多得的综合能力为他的书画创作助力,为他的艺术追求增色。

       诗歌如同把他创作出来的诗人一样也是千姿百态的:有气质、有声音、有表情、有体温、有赞叹、也有感慨,逸星的诗词中既有《 夤夜有人诗当哭,低吟慢嗟到地老》(悼恩师王勉)的凄凄、惨惨、戚戚,也有《连营闲说七百里,烽烟千古旧山河》(三峡夜游),《星汉乘风万千里,九天雏鹰初揽月》(送梦岚赴深圳布展)的万丈豪情,还有《驿路向晚眉如月,谁落遗梦廊桥头》(廊桥遗梦),《今年秦淮月依旧,重洋万里挥泪送》(秦淮月)的儿女情长。有《汉阳何人作新篇,今古传播海内名》(登黄鹤楼),《冰霜剪成冷艳色,冬晨笑傲在山崖》(游香雪海)的旷达自信,更有《萧萧落木叶黄时,南窗闲对遥夜》(和白落梅一首)的从容淡定》…….真的是诗如其人,信手捏来,无拘无束。看来,当年对他的《风流倜傥》的评价是有道理的。

       诗歌是天生的《尤物》,真正能理解它是不容易的。逸星曾几次邀请我参加他组织的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写生创作活动,因工作的原因我未能前往,现在看来如能参加,对逸星诗作的理解可能会更真切一些。他曾和我说过,他的艺术创作到这个时候好像还只是开始,那么,是否可以这样认为:逸星这本诗集的出版,是他艺术人生的一个新的起点呢?

       祝贺逸星先生诗集的出版,期盼他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衷心祝愿他艺术之树常青。是为序。

(作者陈之芥,原无锡高等师范学校校长,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教授)


扫一扫关注微官网